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发布时间:2016-04-19 发布者:立志中学 浏览数:5362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福州市鼓楼区 福州励志中学 王冠翔
摘 要: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比较重视知识的讲解,受课本的束缚太大,不太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甚至把数学知识和社会实践完全的隔离开来。我们必须要跳出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寻找新的适应学情的教学模式和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推动初中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另外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也非常的重要,合理有效的教学理念能够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能够保证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身心和各方面的素质也得到的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中间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最集中最有效的时间段,课堂教学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目标和教书育人效果的实现。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常常比较死板,尤其是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数学课堂,学生往往不能将在单调乏味的课堂里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化和迁移,也不能把数学知识带入生活的空间。由于课堂教学的质量对学生和学校教学都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必须不断的努力,寻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建设高效的教学课堂。本文就将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进行探析。
一、改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比较重视知识的灌输,受课本的束缚太大,不太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甚至把数学知识和社会实践完全的隔离,我们必须要跳出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寻找新的适应学情的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必须要整合教学资源,重构知识体系,创设好的教学情境,灵活的运用联系的观念在教学的引入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和引入环节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由于数学自身的特点,很难将其与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联系起来,我们可以根据数学自身的内容和特征,设计错题、陷阱题等引入教学过程。
案例,下面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的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完成下面这道计算题。
题目:
过程:解:原式=
=
=
(教师自己口述并在学生的注视下完成整个板书过程)
教师:(微笑)老师的解答过程有问题么?
(多数学生开始专注到板书,并作思考状,有学生提出质疑。)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步缺少了一个小括号。
即原式=
教师:为什么需要加上括号?
学生:因为原题的减号是减去后面的整个运算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以教师对知识的权威性为噱头,引起学生打破权威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中,在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共鸣,让整个教学引入环节更加的贴合实际,更加的自然贴切。
其次,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和操作,不能将知识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和学生的脑子中。一些知识都来源与生活,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将学生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迁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比如在讲到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三章第二节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图形性质,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纸张的剪切、折叠,获得多种的形状各异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图形性质的探究中去,让学生自己弄清楚图形性质发现的过程和发展的来龙去脉,准确的把握图形性质的实质,为下阶段性质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老师应该学会运用变式教学法。
案例,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第一节第40页课后练习。
练习:一个二次函数,当自变量时,函数值
,当
与
时,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1: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1),(-2,0),(,0),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2: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次函数与x轴、y轴的交点,并且经过点(
,0),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3: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且经过点(0,-1),(-2,0),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1是对课本练习的回馈,加深学生对课本例题的领会。变式2将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两个体系形成串联,让学生对数与形有更深刻地认识,提高深度。变式3更进一步数形结合,将轴对称知识应用到二次函数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变式教学能够举一反三,以点带面,触类旁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最后,老师在课堂上要适时的总结,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和串联,为学生搭建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让知识更加的完整和系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小结中去,让学生自己动手串联知识,寻找知识点。也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谈自己学习数学的乐趣、困难、方法以及感受。
二、改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对建设初中高效数学课堂的影响非常的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推动初中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
首先,老师选择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时应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并结合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制定合适学生的学习目标。老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按照准确、明确和有层次的标准来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向标,合适的教学目标能够保证教学课堂有效地开展,而且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从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来考虑,不能仅仅是完成知识的灌输就了事了,应该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来制定目标。其次,寻找适合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老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要在思维和情感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向纵深方面深入的学习。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再次,改变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改变以往的以老师讲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始让学生主动的自主的去学习,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确立学生主体的学习地位。
改变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恰当的教学目标非常的至关重要,能够有效的推动初中高效数学课堂的建立。
三、改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理念
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也非常的重要,积极健康合理有效的教学理念能够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发展也是非常的有利,能够保证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身心和各方面的素质也得到的全面的发展。
首先,要不断提升老师自身的素质。只有老师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够精心的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而且老师也应该在教学中不断的创新,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的好。其次,老师必须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我你们才能够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成长服务。再次、老师应该创设健康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只有在积极健康和安全民主的课堂环境中,学生才能够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学习,才能够敢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疑问,敢说敢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够培养出健全的品格。同时老师千万不可对学生有任何的偏见和偏私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和观察,我们发现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老师们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数学很抽象很难懂,如果不是兴趣使然,学生会在心里对数学产生抵触。
总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了,教师必须要整合教学资源,重构知识体系,创设好的教学情境,灵活的做好课堂引入环节。并且在课堂上能够举一反三,以点带面,触类旁通。也要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和操作,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跳出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韩从军:《浅谈如何打造初中数学高校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8期。
[2]陈茂军:《如何让高效课堂拔地而起---浅谈初中高效课堂的有效设计》[J],《科技信息》,2013年第12期。
[3]姜红:《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数理化学习》,2015年第1期。
[4]郑为庆:《浅谈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5年第15期。
Z
资源平台
Resource platform